免税烟官方“损之又损”:监管漏洞与利益链条的拷问
近日,免税烟市场监管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。一系列负面新闻如滚雪球般涌现,指向监管缺失、利益链条复杂等深层次问题,以至于坊间出现“免税烟官方‘损之又损’”的辛辣评论,并非空穴来风。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,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。
一、 “损”在何处?漏洞百出之监管现状
免税烟,本应是国家为了方便特定人群(如出境旅客)购买烟草制品而设立的特殊渠道,却因监管不力,成为滋生灰色产业的温床。“损之又损”的“损”,首先体现在监管漏洞的层层叠加。
1. 渠道监管乏力: 部分免税店存在管理混乱、账目不清等问题。一些免税店与不法分子勾结,通过虚假申报、走私等手段,将大量免税烟流入国内市场,冲击国内烟草专卖体系,严重影响国家税收。近日媒体报道的某免税店(化名:A免税店)被查出大量走私烟草制品,便是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例。 调查显示,该免税店利用其与某海关工作人员(化名:张某)的私下交易,成功逃避了多次海关检查。
2. 信息公开不足: 免税烟的销售数据、库存信息等,长期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。这种信息不对称,为不法分子操控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。 难以追踪的烟草流向,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掌握市场动态,难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。
3. 执法力度不够: 即使查处了违法行为,处罚力度也往往难以与违法所得相匹配,难以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。一些违法者抱着“侥幸心理”,铤而走险,加剧了市场的混乱。例如,近些年来查处的多起免税烟走私案件中,处罚金额与涉案金额不成比例,这使得违法成本过低,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。
4. 技术手段落后: 一些免税店缺乏先进的监控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,给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。 监管部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,难以有效追踪和监控免税烟的流向,增加了执法的难度。
二、 “损”因何起?利益驱动与监管缺位共谋
“损之又损”的根源,在于巨大的利益驱动与监管缺位的共同作用。
1. 巨大利益诱惑: 免税烟的低税率,导致其价格远低于国内市场。这一巨大的价格差,刺激了走私和非法倒卖行为。不法分子从中牟取暴利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,从进货、运输、销售到洗钱,各个环节都有参与者。
2. 监管部门责任缺位: 一些监管部门存在失职渎职行为,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,共同瓜分利益。 这种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监管体系,使得监管形同虚设。
3. 监管机制不完善: 现有的监管体制存在诸多不足,例如,部门协作不够协调,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,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等,导致监管效率低下,难以有效打击违法行为。
三、 如何止损?多方面协同治理刻不容缓
要解决免税烟市场乱象,需要从多方面入手,采取综合治理措施。
1.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: 完善法律法规,明确责任主体,强化监管手段,提高处罚力度,形成有效的震慑机制。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,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,实现对免税烟的全流程监管。
2. 提升技术手段: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,加强对免税烟的追踪和监控能力,提高监管效率。
3. 加大执法力度: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加大查处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,震慑违法犯罪分子。
4. 加强行业自律: 引导免税店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行业自律水平,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,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。
5. 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: 定期公布免税烟销售数据、库存信息等,提高市场透明度,增强公众的监督力度。
免税烟市场的乱象,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,更是涉及国家税收、社会公平、市场秩序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。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,才能有效堵住漏洞,斩断利益链条,恢复免税烟市场的正常秩序。 “损之又损”的教训,需要我们深刻反思,并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